感謝 @musikopp 去年在IG提到李欣芸(CinCin Lee)的《國際漫遊》,驅使我拿回這張CD重溫。我發現,原來我一直很喜歡它,只是一直沒有說出來。
我連當日為何買下《國際漫遊》的原因也不記得了。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特意搜尋這張專輯的資料,才知道當年推出時候,唱片公司滾石特意採用另類行銷策略--不打廣告宣傳、專輯一開始只在誠品開賣、另開設網站讓CinCin直接跟樂迷互動交流,成功營造一份既神秘但親切的感覺。現在回想,可能當日我正是因為這份神秘感而買下此碟。不過那時我不知道她開了網站,不然,我會有很多問題想問她。
《國際漫遊》在2005年面世,是李欣芸第一張創作專輯,也是唯一一張有旋律歌詞主唱的專輯。在此之前,CinCin已是台灣主流樂壇著名監製,也負責過不少電影配樂。在此之後,李欣芸繼續主力在OST及音樂製作範疇,也推出過數張Solo,同是純音樂演奏。
在李欣芸多年來的音樂歷程中,《國際漫遊》是如此獨一無二(當然她年輕時跟林瑋哲、金木義則及李守信組成的Baboo,也是一隊奇葩樂隊)。為甚麼它會出現,然後成為可一不可再的經典?
整張《國際漫遊》,散發著一份濃濃爵士與古典氣息,配上流行曲旋律,可說是Jazz-Pop最佳示範。完場曲《草》就是最佳例子,跳躍不定的爵士演奏、CinCin隨心所欲的演繹,或未致於去到Free-Jazz境界,但已很接近。開場曲《Drive》在紮實而重覆的和弦演奏下,漸漸滲入爵士味道。《扯亂》在慵懶的Laid Back Jazz氛圍背後,音樂仍是那麼一絲不苟地圓滿。
古典的痕跡,主要出現在全碟的弦樂編排,好像《鬥魚》、《Gentle Rain》、《So Cold》、《Sunday Blue》、《走到這裡》都擁有很動聽的弦樂演奏。《Gentle Rain》與之前一曲弦樂樂章《前奏曲》相互融為一體,還真以為《前奏曲》就是它的前奏。《So Cold》更以弦樂配上電鼓節拍,兩者撞出來很有化學效果。李欣芸當年是遠赴美國錄製此作,弦樂部份更請來大名鼎鼎的波士頓交響樂團負責。這方面的故事,傳媒以往已有談論;滾石當年亦有用上這個做宣傳賣點(還有格林美得獎音樂人Bob Clearmountain擔任混音、名設計師蕭青陽操刀專輯的美術設計)。
可以說,《國際漫遊》在音樂技術及錄音層面已是無可挑剔,完全擁有Hi-Fi天碟一切必備條件,包括李欣芸的Vocal。它最終沒有被追捧為Hi-Fi天碟,並不覺可惜,亦根本志不在此;我只為滾石至今仍未為此作再版而覺可惜,它值得獲重新印製成黑膠(當年只出CD),放在唱盤上給人細味聆聽,永遠流傳。
從一剎那看見永恆。在滾石的宣傳文案中,寫著「與其說《國際漫遊》是李欣芸的首張創作專輯,不如說她像一本個人旅行手札」,事實上這張CD的包裝設計,的確設計成一本筆記簿模樣。這張CD是CinCin的人生一次重要記錄。據知大部份歌曲是她在1995年遠赴美國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進修期間寫下。「坐困愛情、懷疑生命。」CD內的文案這樣寫著。懷疑人生就去散步,李欣芸選擇去外國、去駕車,還有寫歌。《國際漫遊》的英文碟名是Drive,《Drive》歌詞下的CinCin,就是一名「放肆的Driver」:「那是誰/從身邊經過/逗留多久在眼裡/終於溜走」。看似灑脫,但同時帶著迷惘。
《鬥魚》據知是欣芸19歲時創作的歌,歌詞雖不是她親自填,但確實寫出青春的噪動不安。然後到《So Cold》,更是單刀直入,描寫一段不應該的愛情,令她困惑到「是不是我,連自己都不認得」。緊接的《走到這裡》,歌詞上根本是《So Cold》下集:「走到這裡/才發現失去一個人/像失去體溫/不只一點冷」。更徹底的領悟在《寫在雲端》,出自法國諺語「 C'est écrit dans le ciel」,英文譯成「Written in the sky」,人生的因緣際遇,一早已寫在天空上。所以我們懷疑人生時候,最有效方法應是望天(打卦)!
但其實,CinCin在《扯亂》(Trouble Mind)已道破一切:「到底那是誰/我不需要人陪/愛和我作對/顛倒所有是與非」。原來一切皆屬庸人自擾,自己呃自己而已。在慵懶的Laid Back Jazz氛圍背後,訴說著如何由糊塗學會難得糊塗。「路在林間分道。而我,步上了人跡罕至的那條,旅程也因此變得迴然不同」。由寫下《國際漫遊》這堆歌曲到把它們出版後,直至今天,李欣芸仍繼續走著自己的音樂旅程,她的音樂成就,大家只要Google一下,就知道一點也不簡單。為甚麼當日她前後花了10年時間(1995至2005年),才終於推出《國際漫遊》﹖為甚麼此後她不再推出有主唱的個人專輯﹖為甚麼……
這些問題,本來我一直想問她。但寫完這篇文章後,我好像明白了。套用《寫在雲端》的說法,一切答案,不是已寫在《國際漫遊》專輯內嗎﹖你只要豎起耳朵,深呼吸,用一顆心去聆聽,就會看見它。今天回看,也許它已不再重要,但把它記錄下來,卻很重要。